张掖的民间音乐主要是秦腔音乐、眉户音乐、佛教音乐和道教音乐。
秦腔音乐自明太祖洪武十三年(1380年)从陕西传入张掖后,经历代民间艺人在演奏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了改进,曲调慷慨激昂,委婉动听,逐步发展成独具风格的音乐。至今还有爱好者开办茶社,组织自乐班,吹拉弹唱。
到了明末清初,民间秦腔班社已在张掖各地广泛开展演出活动。在此期间,秦腔在音乐上已创作出大量的弦索曲牌、唢呐曲牌和锣鼓点子。到了民国初年,秦腔音乐又有了新的突破。将基调由原来的G、G#调降为F调,演唱起来轻松自如,圆润流畅,悦耳动听。秦腔音乐在板式上有花音和苦音两大类,细而分之,有慢板、尖板、二倒板、二流板、代板、滚板等六大常用类。每个板类之中,由于起板不同,又有多种称谓。这些板类,虽与陕西秦腔音乐大致相同,但由于地域、源流衍变和民间艺人们的师承派别及自身创作之故 ,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点,出现了一些音乐上的不同韵味。尤其是分别用于饮酒、祭奠、起兵、坐帐、比武、点将、迎客、娶亲、拜堂等演唱场所用的唢呐曲牌,多数名称虽与陕西相同,但旋律各异。如常用的“大开门”“流水”“点将”“尾声”“千寿万寿”“千金序”“四板头”等。
眉户,也称迷胡子。据传说,明代洪武年间大量移民屯垦时,是由山西传入的。眉户传入张掖后,与甘州曲子融为一体,吸收其艺术营养,使眉户音乐的调式更加丰富多彩,新鲜优美,形成了综合性的调曲色彩,采用“联曲体”和“套曲体”音乐结构。眉户曲调虽有“三十六大调,七十二小调”之说,但由于不断采用张掖民歌小调来丰富自己,因此,具体曲调数字很难确定。常用的曲调有“岗调”“五更”“银纽丝”“西京”“采花”“一串铃”“戏秋千”“背宫”“紧诉”“慢诉”“十里堆”“金钱”等。早期的伴奏比较简单。文场乐器有板胡、三弦、笛子、二胡等;武场乐器有梆子、干鼓、水子等。后来,板鼓、京锣、小锣、小铰也常出现在眉户音乐之中,使眉户音乐的曲调不断得到发展,更加委婉动听。
张掖的佛教音乐起源于《西凉州呗》。张掖大佛寺所藏明英宗钦赐的佛经中有一部明成祖永乐十五年(1417年)刻本《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目录》,收藏南北佛曲344首。遗憾的是,此三百多首佛曲现已无人演奏。尽管这样,佛教音乐在张掖仍继续流传。现能够演奏的佛曲主要有《五更辞》《西莱赞》《钦天阁》《岁太平》等五十余种。伴奏乐器为木鱼、钟、铙钹、磬等。
张掖的道教音乐也较盛行。在民间丧葬、祭祀、婚娶等活动中所演奏的乐器有钵、锣、铙、鼓、唢呐、吉呐、笛子等,均自成体系,而且曾保存一本关于敲打法器和吹奏乐器的《工尺谱》。道教音乐的曲调有喜庆、悲哀两类。至今,民间丧葬依然请道士念经和打击、吹奏道教音乐曲调。
(曹宝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