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西晋及前凉时期,原张掖郡区域又增加了一些郡县,到后凉以后,变动更大。
西晋及前凉时期(公元265-376年)
《晋书·地理志》记载张掖郡得县改为永平县,为避文帝司马昭讳,改昭武县为临泽县,张掖郡辖永平、临泽、屋兰三县。西郡仍辖日勒、删丹、仙堤、万岁、兰池五县。西海郡领居延县。前凉张骏十二年(335年)分置建康郡,领表氏(今骆驼城)、乐涫(今酒泉下河清)二县;前凉张祚和平元年(354年),张祚立其次子庭坚为建康王。又置汉阳县(今民乐永固城)以守牧地;张玄靓改汉阳县地为祁连郡,领汉阳、祁连二县;张天锡又另置临松郡(民乐南古城),领临松县。
前秦时期(376年-386年)
张掖郡领永平、临泽、屋兰三县。西郡领日勒、删丹、仙堤、万岁、兰池五县。西海郡领居延一县。建康郡领表氏、乐涫二县。祁连郡领汉阳、祁连二县。临松郡领临松县。
后凉时期(386年-397年)
张掖郡领永平、金泽、丘池三县。西郡领日勒、删丹、仙堤、万岁、兰池五县。西海郡领居延一县,吕光曾徙西海郡人于诸郡,但无废郡记载。建康郡领建康(表氏)、乐涫二县,《晋书·吕光载记》云:“男成退屯乐涫,进攻建康。”祁连郡领汉阳、祁连二县。临松郡领临松一县。临池郡,《十六国疆域志》云:“盖吕氏所置,领临泽县。”西安郡领屋兰县。《晋书·吕光载记》云:“光西安太守石元良率步骑五千赴难。”(按:金泽县在今肃南县祁连山中,原属酒泉郡)。《十六国疆域志》载:“金泽县移属张掖,当是后凉始也。”《艺文类聚》引《凉州记》:“吕光时,张掖金泽县有麟,群兽皆从,改年麟嘉。”可知后凉时张掖郡有金泽县。《晋书·吕光载记》:“太元十四年(389年)张掖督邮傅曜考核属县,而丘池令尹兴杀之,投诸空井。”可知后凉时张掖郡有丘池县(《甘州府志》写为邱池县)。另据《方舆纪要》说,后凉麟嘉四年(392年),在武威郡昌松县(今古浪县境内)立东张掖郡。故当时以永平为郡城的张掖郡也称西张掖郡。
北凉前期(397年-412年)
段业都建康及沮渠蒙逊都张掖期间均自兼凉州牧,领有十一郡:张掖郡——改永平为永安,蒙逊曾以从兄伏奴为张掖郡太守。临池郡——段业曾以蒙逊为临池太守。西安郡——段业曾以臧莫孩为西安太守。西郡——改日勒为永宁,蒙逊以从弟沮渠鄯为西郡太守。建康郡——段业曾为建康郡太守。临松郡——蒙逊伯父孔笃为临松太守。祁连郡——北凉时称赤泉而未称祁连郡,但无废郡记载。金山郡——蒙逊从弟成都为金山太守。西海郡——后秦姚兴遣使拜蒙逊为西海侯。酒泉郡——段业以蒙逊从叔益生为酒泉太守。凉宁郡——《蒙逊载记》称酒泉、凉州二郡曾叛降李玄盛。
北凉后期(412年-439年)
沮渠蒙逊建都张掖期间,以张掖为凉州,以武威为秦州,曾以其弟沮渠挐为护羌校尉、秦州刺史,封安平侯,镇姑臧。蒙逊迁都武威后,凉州随之移治姑臧,在张掖改置秦州,秦州剌史兼领丹岭以西诸军事。另在酒泉置沙州,兼领建康以西诸军事。从此建康、酒泉、凉州诸郡划归沙州,秦州只辖张掖、临池、西安、西郡、临松、祁连、金山、西海八郡。
北魏前期(439年-524年)
北魏灭北凉后,废秦州与沙州,将凉州治所移治张掖,将张掖郡移治番和(在今永昌县境),《太平寰宇记》载:“番和县,汉旧县,属张掖郡。后魏立张掖郡于此。”迁至张掖的凉州为了有别于原设在武威的凉州,已有西凉州之称。《重刊甘镇志》、《甘州府志》均称张掖在北魏时为西凉州治所。但当时官方仍称凉州。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五年(444年)。为了镇压西北各族的反抗,郡县改设军镇,实行军事统治。改武威郡为武威镇,改敦煌郡为敦煌镇,改河州(今临夏市)为枹罕镇,改乐都郡(青海东都)为鄯善镇。将武始郡治(在今临洮县)移治勇田县(今临洮县北),西凉州直辖武威、敦煌、枹罕、鄯善四镇,其地域延伸至白水江上游,与白水羌邓至国为界。南朝甚至任命邓至国主为西凉州刺史,以与北魏的西凉州抗衡。《南朝宋会要》记载:“邓至国,居西凉州界,羌别种也。世号持节、平北将军、西凉州刺史。”《南朝齐会要》说:“又征虏将军、西凉州刺史羌王像舒彭亦进位持节、平西将军。”其余郡县则改称军或戍,如改张掖郡为张掖军,属武威镇所辖;改酒泉郡为酒泉军,属敦煌镇所辖。其余郡县称戍而见诸史籍的地名有同城戍(今额济纳旗),赤城戍(今民乐县永固城),苕 戍(今肃南皇城),乐涫戍(今酒泉下河清)等。各地防务由镇将负责,由镇军驻守。
北魏后期(公元524-535年)
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(523年),尚书令李崇上表求改镇为州,孝明帝以旧章难革,不从其请。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(524年)八月,始改镇为州,改武威镇为凉州,改敦煌镇为瓜州,改枹罕镇为河州,改鄯善镇为鄯州。张掖继续保留西凉州建制,以南秦州梓潼郡太守郭钊任西凉州刺史。辖领张掖、西郡、临松、建康、酒泉五郡。武威镇恢复凉州建制后,为了有别于张掖的西凉州。也称东凉州。如《魏书·尉古真传》说他的“族玄孙聿,字成兴,……出为平西将军,东凉州刺史”。
西魏时期(535年-554年)
西魏时期仍称西凉州,据《周书·李贤传》及《甘州府志》记载,西魏大统十二年(545年),诏原州刺史李贤抚慰张掖五郡,可知当时西凉州仍领张掖、西郡、建康、临松、酒泉五郡。
西魏后期至北周时期(554年-581年)
西魏废帝三年(554年)春正月,始作九命之典,以叙内外官爵。同时改置州郡及县,在西魏境域凡改州46,置州1,改郡106,改县230。这次改西凉州为甘州,原辖五郡改为三郡,临松、西郡省入张掖郡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追述了这一时期甘州部分郡县变迁情况:说删丹,后魏(即北魏)曰山丹,又有西郡永宁县,西魏郡废,县改为弱水,后周(即北周)并入山丹,又后周置金山县,寻废入焉,又有临松县,后周废。又后周置乐涫县,寻废。现参照1980年王仲荦《北周地理志》,北周时甘州所辖三郡县名如下:张掖郡辖永平、山丹、兰池、万岁、仙堤、金山。酒泉郡辖福禄、安弥、乐涫。建康郡辖表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