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公元 月 农历 年 [ 年 ]

        国家民委:脱贫攻坚让各族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革

        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日期:2022-08-18

        北京日报客户端 | 记者 李如意

        8月17日,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“中国这十年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介绍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就与举措,并答记者问。

       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赵勇介绍,脱贫攻坚奔小康确实给民族地区带来了历史性变化,概括起来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:

        第一,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。通过脱贫攻坚奔小康,各族群众有了更稳定的工作、更满意的收入、更好的医疗卫生条件、更优质的生活环境。这十年,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7.7%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10.2%。通过脱贫奔小康,无数的人命运因此而改变、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、无数的人幸福因此而成就。现在民族地区的人均寿命大幅度提高,西藏这十年人均寿命提高了整整4岁。

        第二,各族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。由过去一些群众“蹲在墙根晒太阳,等着别人送小康”变成现在“用双脚丈量致富路、用双手打拼好日子”。过去一些人就“守着一亩三分地”变成现在“勇敢闯天下、走四方”。思想观念的变化带来了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,用上了水冲厕所、用上了互联网,种地大多也实现了机械化。可以说,现在各族群众信心更足了、干劲更足了。

        第三,民族地区的内生动力极大增强。在脱贫奔小康进程中建设了大批基础设施,铁路这一项,民族八省区十年增加了1.58万公里,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,建设了一大批园区,发展了一大批产业项目,发展的后劲越来越足。我到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去调研,了解到这个县在浙江相对是落后的,他们在丽水旁边搞了“飞地”园区,去年这个“飞地”园区创造的税收占全县税收的36%,创造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已经达到全县的近一半,走出了一条“借船出海”的新路子。新疆南疆地区过去很多都是戈壁沙漠,现在发展现代农业、种植业、养殖业,瓜果飘香飘到了大江南北。我在喀什的古城还看到一些群众靠着很有维吾尔族特色建筑,吃上了旅游饭,过上了幸福生活。

        第四,党在民族地区执政基础更加牢固。去年我到全国海拔最高的一个乡——西藏山南市的普玛江塘乡调研。当地老百姓告诉我,过去这个地方交通很闭塞,老百姓生活很苦,住的房子都是土坯房。这次映到我眼帘的是一幢幢崭新的民居、一条条整洁的马路,老百姓家里面家具很齐全,也非常整洁,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。有一家老百姓家门口贴了一副对联“吃水不忘挖井人,脱贫不忘共产党”,我想这副对联表达了他们的心声。脱贫奔小康极大提高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,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,党执政的群众基础、社会基础、政治基础都更加牢固。

        第五,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巩固和加强。现在各族群众互相帮助、相互欣赏、相互支持,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,现在很多城市56个民族都齐全,多个民族成员组成的家庭越来越多。新疆110万名干部和160多万户少数民族家庭结对认亲,谱写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感人故事。


        联系我们 | 关于我们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地图

        版权所有:中共365bet平台客户端_速发365网址_bei365官网委 365bet平台客户端_速发365网址_bei365官网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-2

       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