占领课程“主阵地”,“开”出多样性
365bet平台客户端_速发365网址_bei365官网各级各类学校将劳动教育全面、多样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。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充分保障,各校每周1节劳动教育课,引导学生树立劳动观念,养成劳动习惯。学科教育渗透融合,引导教师自觉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,提升学科教学内涵。创新活动方式,持续开展主题班团队活动、国旗下演讲、专家讲座、视频展播等活动,向学生宣讲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、创新创业精神等,全方位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崇尚劳动、尊重劳动、热爱劳动的氛围。结合植树节、五一劳动节、农民丰收节、志愿者日等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劳动体验,让劳动最光荣、劳动最崇高、劳动最伟大、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念入脑入心。
开辟实践“小基地”,“种”出新生机
为建立多元立体、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空间,各学校充分利用校园每一个角落、每一寸土地,不断丰富拓展劳动教育的实践场所,打造劳动实践精品服务“小基地”,由学校统一购置和管理劳动工具,让学生自己翻地、播种、养护、收获,教师和学生成为劳动的主导者,师生通过田间劳作,掌握基本的劳作技能,体验集体劳动的快乐。结合学生常规管理、“双减”课后服务,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为学生创设参与校园卫生保洁、绿化美化、食堂劳作、教室环境美化、各类功能室清扫以及劳动实践岗位等,形成“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”的劳动服务理念。
打造生活“服务区”,“秀”出新技能
加强劳动教育,不能止于课堂,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重要。各中小学通过密切家校联系,转变家长观念,充分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,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,形成劳动教育合力。一方面通过微信公众号、班级微信群、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宣传,引起家长重视,一方面广泛引导家长担任家庭劳动实践导师,随时指导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,鼓励孩子自觉参与,随时随地进行劳动,有针对性地让孩子掌握收拾房间、洗衣、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。在班级开展劳动实践时,把有劳动经验的家长“请进来”开展指导活动,通过大手拉小手,让家校共育发挥出最大的效益。
结合活动“大课堂”,“展”出丰富性
利用现有资源和社会资源,引领劳动教育发展新高度。社团活动大展身手,学校结合美育、体育推动“五育”融合发展,开设泥塑、陶艺、面塑、插花、草编、手工DIY、3D打印、科技模型制作等社团,积极引导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融入劳动体验。志愿服务引领监督,学校整合敬老院、儿童福利院、图书馆、博物馆等让学生进行公益劳动,坚持开展志愿服务,在志愿服务中成就自己、造福他人。基地建设拓资源,甘州区、高台县、肃南县创建综合实践劳动教育基地,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活动,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。民乐县、临泽县开展“走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,感受现代农业技术魅力”为主题的研学旅行实践活动,使学生领略现代科技的魅力,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沿,向学生们宣讲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、创新创业精神等,全方位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崇尚劳动、尊重劳动、热爱劳动的氛围。